查看原文
其他

社会新闻记者彭冲:没有理想的人“不伤心” | 记者手记

周书涵 曹嘉轩 深度训练营 2022-04-30


成为一名“专业”记者需要什么?极强的学习能力?能吃苦耐劳的精神?灵活应变的能力?

这次,我们选择从“记者”二字出发,区分领域,以某一类型记者为单位,了解他们深度根植于某个特定领域的职业现状,将会遇到哪些人,经历哪些事,又会遇到哪些难题……

以下是记者手记系列第七篇,我们对话社会新闻记者彭冲,探究社会新闻背后对于事件的梳理、事实的呈现和细节的挖掘。

/ 记者手记 /


作者 | 周书涵 曹嘉轩

编辑 | 唐卓雅 祁雯欣 胡世鑫



彭冲到郑州时,雨已经停了。

 

7月21日,这是暴雨发生的第二天。大街上几滩深深浅浅的褐色积水、被封的道路与零零散散的停滞车辆大咧地“昭示”着昨天发生了什么。

 

在这之后的十天内,彭冲发了四篇关于河南暴雨的文章。(《在车厢里给大家鼓劲儿的她,掉了队》《3名遇难者故事丨走不出的地铁,回不去的家》《被困积水涵洞的女子遇难,救人者满是遗憾》《“等等”等来了从抗洪一线赶回的军人爸爸》

 

她是《新京报》社会部的记者,做过很多不同类型的报道:国外爆炸案、国内暴雨;瑞丽的疫情、北京的生物图鉴,还有不少时事热点和人物稿件。


故事开始的时候



为了“追星”而决定学新闻的人不在少数,彭冲就是其中一个。“高中的时候,我追星追得特别厉害,大学选专业的时候就在想怎么才能离他们更近一点,最后就选了新闻。”大一的时候,彭冲去了一家报社实习,回顾实习感受,彭冲笑道,“和我想的差距有点大,一开始觉得这个行业没啥意思。

 

本科毕业后,彭冲申请了英国的研究生。这次她选择了媒体与传播专业。后来她在广告公关公司做过几份实习,但也不是很喜欢,“我就是做一行,‘讨厌’一行吧。”

 

但现在做社会新闻记者却让彭冲比以往踏实很多。她说之前的工作“每天都特别忙,过得很虚幻,但最后又感觉自己什么也没做”,而现在的工作“还行,就挺踏实的”。

《新京报》的记者不用受所在部门限制,拥有极大的选题空间和自由,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欢的报道。平时不用坐班,每个月打卡12天,极低的KPI……在《新京报》一年多,彭冲甚至没见到完不成KPI的人。

 

但,还是很难。

 

新闻稿件与新媒体软文大相径庭。刚入行时,彭冲还保留着在公关公司写稿件的“坏毛病”:习惯在开头设置悬念,制造氛围感来吸引读者。当她自信地把文章交到编辑手中时,没想到直接被驳回了。编辑告诉她:这是社会新闻。

 

“那一次我真的觉得挺不一样的,写新闻一定要在开头交代清楚要素。”

 

彭冲真正“操刀”的第一篇文章是《贝鲁特爆炸中的伤者和医者》,这是一则关于国际爆炸案的报道。留学经历让她有了语言优势。当彭冲信心满满地在国外社交软件上寻找目击者、受害人以及医生时,她才发现,“黎巴嫩不说英文”。最终成稿属实不易。

 

像这样不按预期发展的情况还有很多。不过现在少了些局促和狼狈,彭冲已经可以借助经验和直觉来做题了:在社交媒体上找知情人先搜地点,再搜关键词;遇到地方报道可以先求助当地的媒体朋友;求访时直接发问,尽量不给对方拒绝的机会;把采访说成聊天,亲切称呼对方来拉近距离......这些小小的技巧能为稿件的成型加速不少。


最焦虑的时候



《在车厢里给大家鼓劲儿的她,掉了队》发出还不到十小时,彭冲就被一些责骂声影响到了情绪。“那个时候我就不想继续做这个选题了。”但她还是坚持在郑州多留了几天。

 

7月21日,彭冲刚抵达郑州时所摄现场图


从驻马店到郑州后,彭冲直奔某家医院的太平间。她询问的第一个人不愿多说什么,但他给彭冲指了不远处,是位“从地铁里死里逃生”的幸存者。在一旁了解清楚后,彭冲上前直接表明了自己的记者身份,好在大哥并不抵触。他是幸存者,可他那位十年的老同事最终没能安全到站。

 

彭冲跟着大哥见到了逝者的至亲,和他们聊了些逝者的生活。那时噩耗传来还没多久,家属在交流中表现得意外平和,彭冲“感觉他们当时可能还没有缓过来”。她还随逝者的姑姑去病房探望了另一位刚被抢救回来的幸存者,逝者的朋友。在彭冲的记忆里,朋友很虚弱,但谈到逝者就会忍不住难过。她说直到最后她们也拉着手。

 

在当时的环境里,要做到完全冷静是不可能的,彭冲也没想过要刻意控制自己的情绪。但记者的职业是了解,是讲述。在那天下午采访中,彭冲一直在安抚家属的过程中不断调节自己的心情。

 

彭冲十分清楚自己要做什么,当时以聆听和核实细节为主,了解完整个事情的过程,在医院找到逝者的家人和朋友们问她的家庭情况和性格特点。“他们的重心都在地铁最后几个小时,不会主动说逝者的情况。”

 

傍晚六点,彭冲跑到医院对面的酒店写稿。这篇报道发布时,还没到次日零点。

 

社会新闻记者报道突发新闻是不可避免的,不少前辈也建议刚入门的记者要多跑跑突发,这样成长得会更快。

 

对彭冲来说,这也是一次经验积累。第一篇与逝者相关的报道对当时的地铁经历是踩着时效的,“编辑觉得我的采访内容还挺不错的,就没怎么改”。但她回想之后再做的逝者报道,认为自己的采访方向跑偏了。“那时候时效性已经过了,就没有必要再把重点放在地铁最后几个小时是什么样子,而应该多去了解每个逝者的性格特点、生活状态、生活经历。”

 

做突发新闻也必须要面临不确定性,焦虑总会“绑架”着记者。“报上选题却联系不上采访对象,联系上采访对象却无法确定具体采访时间”,彭冲说的这种情况最常见不过了。但有时也会有误打误撞的幸运。《被困积水涵洞的女子遇难,救人者满是遗憾》中的救人者是彭冲在现场随口一问遇上的,“我当时就还觉得挺幸运的,他就是我心里想采的”。

 

彭冲在采访时拍摄的积水涵洞现场图


但一想到在郑州的那十天里,自己每天都在搜寻线索,处理采访素材,又凑巧碰上生病,彭冲很无奈地说,“可能河南暴雨是我最焦虑的时候”。


慢点的报道


时效性低的新闻选题,彭冲做起来会舒服些。

 

不久前的重阳节,彭冲写了那篇《住进花村幸福院的老人们》。那是内蒙古乌兰察布,一个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,但在养老方面可圈可点的地方。当地的察右前旗,已有6312名老人被安顿在38处幸福院。

 

彭冲决定去花村幸福院待几天。她联系了当地的同行帮忙介绍宣传部,宣传部又对接了幸福院。一切顺利,彭冲决定10月7号出发。

 

“我把想采的老人特征或者故事告诉院长,院长马上帮我找;每天时间也不是特别固定,看我给自己安排几个,晚上回去就整理一下今天的录音,偶尔和同事吐吐槽。”

 

少了到处寻找采访对象无果的无助感,彭冲舒畅不少,尽管会因为不知从何下手而稍稍烦躁,但她决定先采完再说。

 

彭冲拍摄的花村幸福院


报道展现了院里老人一天的生活,从“日出而作”到“日落而息”。“他们在人生最后一段路上互相陪伴,一起种菜、聊天、听戏、晒太阳,迎接衰老。”在彭冲的文字里,平淡的快乐都渗进了那些最常见不过的晚年细节。一点一滴,充盈又轻透。

 

彭冲还特地花了点笔墨在那位聋哑老人“哑哑”身上,“写他的时候是会沉进去的”。她采访了他的哥哥,才知道“哑哑”一生都活在无声的世界里,步入耄耋后,腿脚也变得不利索,孤身一人躺在小屋里,一天中也只有饭点时,哥哥才会出现。“平时他跟院里的其他人不太能交流,去现场看到他的生活状态,真的会感觉到难过。”彭冲想到“哑哑”还是会有些触动。

 

她第一次见到“哑哑”是在小屋内。等哥哥做饭时,他们两个人“笨拙”地用肢体语言进行了场简单的交流:“哑哑”给她比划了自己的岁数,比划了自己是否吃过饭,可能是平常少有人愿意与他沟通,彭冲真切感觉到了“哑哑”的开心。

 

发稿之后,彭冲买了点她觉得有用的礼物,回了一趟花村幸福院,和哑哑好好道了个别。哑哑年纪大了,平时也不用手机,彭冲离开的时候意识到,这可能是自己见他的最后一面了。


好好撞钟



从高考填报志愿,到去年回国工作,彭冲就好像和“新闻”结上了某种解不开的缘。

 

毕业后一下子从广告公关公司浮华的环境里被拉进最真实的社会,并且要求直面它、记录它。没有两者反差过大的猛烈冲击带来的不适,彭冲反而将“脚踏实地”设为工作最基本的要求。

 

无论是突发还是深度,记者每天都要关注热点,每天都要与人打交道。仅入职《新京报》社会部一年,彭冲就调侃自己是“部门最焦虑的人”。但这种情绪确实促使她不断成长:有效突破采访对象,快速适应稿件写法,熟练搭建稿件结构......

 

从她的第一篇深度报道《贝鲁特爆炸中的伤者和医者》到最近的《住在花村幸福院的老人们》,都可以窥见彭冲扎实的新闻基础和专业素质。她可以全面客观地展现新闻事实,也可以不靠抒情来打动读者。

 

但彭冲也会疲惫,甚至有时候“只想和动物打交道”。“我本来也不是一个特别活泼又爱交际的人。”她坦言,每次鼓足勇气去和采访对象沟通太消耗心力,找朋友宣泄是一个彭冲的出口,和动物相处也能帮她排遣一些。“小动物真好,你对它好,它就会对你好。”

 

宠物在北京生活的空间有些小,彭冲选择让爸妈在老家替自己养着猫。几乎每晚她都会和小猫视频,尤其当她在外出差受了委屈,“我就特别想跟我家小猫视频,我觉得小猫真好”。说到这,彭冲在采访电话那头的声音被温柔填满了。

 

彭冲生活照


编辑余乐在其单位相关招聘推文中写道:“理想很重要,各行各业都如此,但有理想没专业,只会把事情搞砸。在我看来,新闻就是一份普通的工作。要做好这份工作,你需要的是专业能力和职业精神。”

 

“能不能将别人交代的东西做好,不管是抵触的还是喜欢的,都能把它完成,也是你的一种工作能力表现。”当彭冲以记者身份面对每一次的报道时,一定为展现事件本身、还原事件真相付出了努力。


她帮我们拨开了“新闻理想”给记者这份职业染上的朦胧,向我们展示了每位社会新闻记者真实的行业感受:有共情,有感动;也有焦虑,有害怕。




彭冲

《新京报》记者


如果你还想听到哪些类型的记者的故事,

欢迎在推送下方留言,与我们分享!




-END-


“记者手记”系列

 

统筹组:张馨尹、冯平、祁雯欣、

唐卓雅、杜锐峰、邓雨洁


统筹总监 | 胡世鑫

值班编辑 | 邓雨洁


推荐阅读


成为一名专业记者 | 记者手记

阿富汗战地记者余勇:做时代的记录者 | 记者手记
医疗记者:在专业理性与生命感性之间 | 记者手记
教育记者:走在一线,架起桥梁 | 记者手记
战地记者陈聪:把战争最真实的一面剥开给人看丨记者手记
财经记者:这里有一道专业门槛,但并非不可跨越 | 记者手记
体育记者张朝阳:镜头之下,竞技场内外丨记者手记

听说,有趣的人都关注了我们!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